Hello world!

Welcome to WordPress.com. This is your first post. Edit or delete it and start blogging!

发表在 Uncategorized | 一条评论

财务计划之年度回顾(2)

虽然明天是本财政年度的最后一天,理论上应该过了明天才能总结全年的状况。但是估计ASX不会在一天之内让我咸鱼翻身(很有可能是更糟糕),所以提前一天写出总结只会让数据更好看一些。

 

整体来说,除了投资回报非常糟糕之外,计划要做的事情都做到了和计划一致或者提前实现计划。

 

  1. CPA考试通过3门,获得1MENTOR经验减免;
  2. 工作稳定,已经进入第二阶段,争取内部职位升迁;
  3. 老婆成功怀孕,年底就添一只小老鼠;
  4. 家庭收入超出计划,总费用控制在计划之内,
    1. 18%的收入用于租房;
    2. 7%用于食物;
    3. 保险和医疗占7.5%
    4. 学习 4%
    5. 电,气,电话,宽带2.3%
    6. 结余55%
  5. 投资回报 -41% (哈哈,没错,几乎损失一半)同期澳股指数(全指)从6310下跌到5349,跌幅15% 

说到投资,其实我很高兴能在投资澳股的第二年遇到这样一次大跌。虽然我损失惨重,但这个学费是免不了的,而且晚付不如早付。记得去年,我刚刚开始使用自己的估价模型的时候,发现澳洲近2000只股票,只有5只股票通过了测试,被认定为可以关注的对象。当时虽然犹豫,怀疑这一结果是股市整体偏高造成,但最终还是调整了模型参数,并依据结果购买了股票。一年后回头再看,参数是不该调整的,当时的股价确实是偏高的。

 

一年的折腾,让我对风险有了现实的体验。虽然几乎损失过半,但整体损失还是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,还有足够的能力翻身再来。如果这一课是5年以后上的话,我估计自己会死得很难看。

 

为了测试模型,我找到了中石油10年的历史数据,并模拟了02Berkshire购买时的定价,以及07年出售时的定价。我计算的购买价格比实际交易价高,出售价比实际价低,但已经很接近了。同时,我用中国股市的数据进行测算(5月末),发现1400多只股票竟然无一通过测试(不含B股)。而澳洲股市已经有56只股票被定义成价格偏低。港股状况整体好于深沪股市,测试430只股票中,已经有50只被定义成价格偏低。

 

回顾一年的投资体会:

  1. 股票定价要保守,在满足ROE的前提下,用大折扣来保证本金的安全;
  2. 购买对象的价格不合适,就应该持有现金,而且即使等待期超过6个月或者更长,也不能购买。也许我会因此错过很大一笔收益,但那部分收益本就不属于我。
  3. 股票价格跌落到计算价格之下后,也要耐心等待其从新走上正轨,才是购买的时机。

发表在 Uncategorized | 6条评论

回顾

虽说足迹(http://www.austeps.com/bbs)的活动是:三年理财经验谈,但觉得是个很好的机会回顾一下自己如何走上这条路的,也就不管这个3年的期限,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了。

 

我是95年在岳麓山脚下的财经学院毕业的,原本是当作懂计算机操作的金融人才培养的,不巧赶上分配制度改革,想进银行就要去偏远地区(广西)。结果改行做了会计。会计部分就不说了,随着工作性质的变化,参与到公司的投资项目的模型计算和评估当中(IRR分析和市场论证),这就算是最开始接触投资了。

 

当时因为兴趣的缘故,也搜集了一些关于投资的书籍,《证券分析》就是慕名去买的。因为它被称做投资界的圣经。看了两遍,发现这个圣经很难读。对个别的段落有理解和感触,但就是建立不起整体的框架和概念(现在看来,还是因为自己经验太少)。这是对基本面分析的首次接触,因为看不懂自然就放下了。

 

每天看到各种各样的发财的报道,实在控制不住想发财的念头,决定下水试试,也实践一下在“圣经”中学到的小技巧。首次在股票市场实际买卖,是在2000年。买的第一只股票是“石油大明”,当时选它时,妈妈的一个朋友说这个股票被庄家控制得很厉害,建议不要买,但我还是坚持买了,只为一个理由PE=6。事实是,它当年的收益高出平均业绩很多,所以造成PE值低,结果是可想而知的。第二只股票是“宝钢”,基于第一只的教训,使用了7年的平均业绩做基础进行计算,告诉妈妈在“宝钢”低于0.40的时候购买,刚巧,宝钢价格开始下滑,最后用0.37买到。几年以后再回头看,“宝钢”的购买时机是很好的。也因为这只的成功,我投资信心增强了。但因为时间的缘故,没有能做更多的研究,在国内市场的投资经验就只到这里了。

 

01年在公司的支持下参加研究生考试,重返校园,开始了工商管理学的学习。选修课程当中有一门叫《证券与期货》。这是我首次接触技术面分析,教授花了很多时间介绍“波浪”,但我始终没有认同里面的逻辑机理。感觉很玄,没有根基。就象《组织行为学》的教授说的,团体行为的表现结果是多元因素的合成,在没有明确个因素间的影响力大小之前,我们是很难基于结果去修正他们的。如何判断个因素的影响力大小呢?要靠试验+问卷调查。在资本市场中,依靠证券价格的变化这个简单结果来描述多因素下的行为,我接受不了这个分析方式,所以逐步接受了基本面分析的逻辑:就当自己是企业主,要做项目投资。价格合适就投,否则就放弃。这个逻辑更接近我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能观察到的现象。

 

03年,几个同学聚到一起想创业,他们说做“拓展”业务是个暴利行业,我不信。基于投资项目分析的经验,我觉得他们对于“暴利”的理解是源于对行业的不熟悉。但我还是参与了整个创业的过程,并成了一个拥有5%股份的小股东。一年的经营证明,业绩比我预计得好,但没有大股东们预期的那么“暴利”。

 

04年为止,投资是我一项很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而已,从没有想过它以后会成为我生活的一个部分。转折点就在04年。

 

04年追随老婆来到澳洲,起初是很乐观的。以为自己可以很快凭借国内的经验找到工作,现实是残酷的,我没有按计划完成就业(当然,计划是脱离澳洲现实的状况下制定的,所以实现起来也就困难)。花费一年左右的时间,从义工开始,最终获得了第一份有收入的工作。工作逐步走上正轨,就开始思考自己的长远发展了。在国内制定的职业发展计划,在澳洲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,最大的困难就在语言和文化上。我不得不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和生活。

 

在分析了自己的长短项,对比了澳洲与国内在会计和金融领域的差别(基于自己观察的对比),觉得自己的长期发展方向应该是:立足于会计职业的层级渐进,逐步进入投资领域。主要是觉得,做投资是一个没有年龄界限的工作,而且随经验的增长投资的技巧应该是越来越成熟的。更主要的是,投资是可以解脱工作时间对人的束缚。长期来说,这是一条越走越宽,而且没有尽头的路。从此投资被捆绑到我和我家庭的长期计划之中。

 

回到正题,从05年开始的经验是什么呢。其实更多的是教训,因为总是不断的发现自己的错误。

 

从《证券分析》说起吧。BENJAMIN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市场从业人员,他的分析是基于公司数据的,大部分是报表数据的分析。而各个部分的数据分析如何结合在一起,组成一个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整体;各个部分数据的修正最终如何运用在对公司价值的评价上;如果某个部分的数据不正确,对结果有多大的影响;成了困扰我的问题。我的经历和知识告诉我,机制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构件。没有成体系的逻辑结构,零散的分析就无法组成一个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。就象一个企业,如果没有一个相互联系的逻辑体系,生产、物流、销售、财务、人力资源混乱,即使我们发现错误也没有办法修正它。而我读过的财经书籍中就没有介绍构建投资逻辑体系的,如何从报表分析起步,逐步推导出公司价值;如何基于对公司价值的判断,来采取相应的投资行动;一切都要从混沌中摸索开始。

 

这个逻辑体系的一个核心问题是:价值如何确定?BENJAMIN没有明确说这个问题,但他相信价值是通过价格的一个波动区间来反映的。也就是说当价格低于这个区间的时候就是明显低估,高于这个区间就是明显高估。但区间的确定,他也没有给出明确的计算方法。我最先采用的是他建议的P/E平均值,随后发现P/E值没有反映对资本的运用能力。同样100的资产,100SHARES,一个每年盈利10,另一个是1。对于EPS,前一个是0.1,另一个0.01;后一个即使P/E=10,交易价格其实也不是偏低,因为它资产运用效率太低。在阅读一本书介绍BUFFET的书时,作者提到BUFFET使用的是DIVIDEND DISCOUNT MODLEDDM),记得《投资学》和《金融学》中也有介绍这个模型的。于是开始尝试将这个模型和BENJAMIN的数据挂钩,使用后发现逻辑上是紧凑了很多。从简单的运用P/E值衡量,转到使用DDM我走了将近一年时间。而且使用DDM也不顺利。

 

一开始,我是基于每股数据来折现,基础数据就是EPSAAUGTPUOS就是基于这个计算方法指导下购买的结果。当时的计算说AAU的价格如果低于0.45就是明显低估。后来发现,基于EPS计算的折现是很不严密的,所以改用TOTAL EQUITY + ROE + NUMBER OF SHARES来计算。两个方法计算结果对于GTPUOS没有大的差别,但AAU的购入指导价格被降到0.25

 

GTP给了我另一个教训,是关于购入时机的。除开模型修正的因素,我首次购入GTP是在2.04,其后追加4次购入。最高的购入价格是2.49。在购入前后,GTP最高走到3.没有抛,目前GTP低落到1.8。虽然还需要长期观察才能判断模型是否有误,但在对GTP的追加购入上,其实也是需要反思的。当一只股票比原价上涨超过20%的时候,目前看来是不应该追加的,应该耐心等待下一次的购入时机。

 

BENJAMIN对于报表的分析很细致,到目前为止,我都没有能完成他所列举的所有项目的计算,原因是:没有足够的信息渠道。BENJAMIN依赖行业杂志和华尔街的统计来验证年报数据,而我没有建立相应的渠道。(PHILIP FISHER提供了另一个建立投资的信息渠道的方法,他自己叫它:SCATTER BUTT METHOD。其实是一个依赖人际网络的信息搜集法。)

 

回顾1年半的实践过程,自己总结了几点:

  1. 投资也象建立企业,需要一个总体的框架或者叫逻辑结构,来指导自己评价、购买、回顾。框架建好,能有效的指导方向并且可以快速复制。我老婆现在就在我建立的模型上帮我处理一些基本的数据计算,这样节省了我大量的时间。我可以集中精力处理“意外”事件,修正模型,关注细节的提高等等。
  2. 在有了一个总体的逻辑框架后,框架内对于的细节的处理技巧需要不断的提高。比如:计算数据的准确化(不一定精确,但方向不能错);购入时机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,也许20%从长远来说不算大的问题,但看到屏幕上长期显示的红字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压力。
  3. 任何书籍中介绍的方法和体系要到实践中运用,都有一个长期的磨合过程。理论要求的数据也许在实践中很难收集,只能用替代数据,这些都是需要根据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来调整的。因此向其他人学习经验的时候,也是先要注重整体的逻辑,然后关注具体的细节。细节是可以在不影响方向的前提下做适合自己的修改的。
  4. 在错误中学习的东西是乎比成功中学得多。我在AAUGTP上的感触比UOS多很多。
  5. 最后一点算是对自己的告诫:我的投资路才刚刚开始,要学习,修正的还很多。心态要平,不可以追求快钱。
发表在 Uncategorized | 3条评论

冷静

很长时间没有上来更新,主要是因为忙。10月末刚刚结束CPA的考试,然后就投入到澳股清单的更新当中。

 

澳洲股市追随美股从7月起就一直不振。从股指从6.30631011.306593,上涨4.5%,而这5个月是起伏不断。我的组合则在这5个月内损失了10%,简单的说今年到目前为止没有赚,反而把去年的利润赔进去70%。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没有赔本,而且累计收益比存银行略高。(啊Q一下)

 

现回顾一下自己的失误:

1. 投资组合过于简单,只有3只股票,其中GTP占总投资的70%。但是短期内我无法解决这个问题,因为找不到好的投资对象,很是苦恼。

2. 模型不完善。在计算中国股票的时候发现模型需要修正,在老婆的帮助下对澳股重新做了计算并更新清单,发现模型的偏差导致我错误的购买了AAU。这只股票让我损失20%的本金出局了。

3. 即使在模型的指导下,追高的风险还是很大的。GTP,我的重仓股,模型的修正对它没有影响,但目前总体上它没有给我带来盈利,原因就是我追高了。我购买GTP 5次,价格分别为2.042.352.252.492.38,平均价格在2.26。这5次的购入价格都在我计算的价格之下,是遵循了模型的指导的。但可以看出,从2.042.49,其增幅是22%。这种增幅下是否值得补仓是一个应该思考的问题。目前GTP价格在2.16(其净资产2.17)。从长远来看,我相信GTP会有好收益,但这种信念是需要时间来验证的。而目前它的状态的确对我是一种考验。

 

目前的困境:

1. 没有合适的投资对象。在老婆帮我更新完澳股清单后,低于模型价格的股票有44只。但是没有一只让我感觉到足够的安全。不是业绩波动剧烈,就是负债超过权益,而或者经营模式有重大改变……GTP让我放心,但已经是重仓股,继续增仓是乎不是一个好的行动,我不能被绑定在一只股票上。

2. 缺乏有效的信息渠道。目前我拥有的信息渠道是年报和公司网站,这些信息渠道可以用于收集数量信息,却缺乏非数量信息:比如管理者的忠诚度;团队的气氛;公司对新需求的预测、把握能力;对发展战略的设计等等。

3. 自身的知识、投资心态、投资技巧还很缺乏。投资也是需要学习的,学什么?从哪里学?注意事项是什么?问题很多,多得我头痛。没有好老师,没有使用同种武器的战友,全靠自己摸索。

  

我知道问题会不断,市场也在变化,目前没有好的计划和对象,索性冷静下来等,不做任何购入。持币在手也许能抓住潜在的投资机会的。

发表在 Uncategorized | 10条评论

风险

在澳洲市场投资1年多,首次面临大幅度市场下调。一个月时间,ASX 从6400点,跌到5700点,大盘下跌超过10%。我的投资组合,去年33%的未实现资本溢价被全部扫光,跌幅达到25%。资本市场的风险果然冷澈入骨。
 
虽然我知道我选择的公司的基本状况是好的,公司也是被市场低估的,长期来说它的股价是会恢复的,但是面对疯狂下跌的市场,失去信心的投资人的不顾后果的抛售,还是很心痛的。毕竟是看着将近3万澳币被无情的烧成灰。
 
除去初次感受资本市场的凛冽寒风之外,我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判定退出的时机。此次的大跌虽然基本没有影响到我的本金,但如果有更大规模的地震,本金的安全就成了问题。而且在恰当的时候退出保住胜利的果实也是很有必要的。
发表在 Uncategorized | 3条评论

能挣到的和挣不到的

前几天刚刚完成对国内各上市公司的研究。结果在意料之中:目前各股已经是明显被高估,不是一只两只,而是没有一只被明显低估。
 
在澳洲股市,进入我LIST的公司大部分都有2位数的ROE(7年平均),而中国的上市公司能有2位数ROE的公司屈指可数。于此同时,我LIST里面的澳洲上市公司,有6家是明显被低估了的,30%左右的公司在正常价位范围,其余被高估。而中国上市公司的LIST里面只有2家在正常价位范围,其余全部被高估。
 
说到这里,我还需要更正我前面提到过的一个结论。我曾经说宝钢当时的股价是11块多,我的成本在2块多,我能获取4倍左右的收益,但实际上,我一定会在宝钢升到9块多的时候就全数卖出,9块多后面的收益是我挣不到的。因为在我看来宝钢在9块多的时候已经被明显高估了。
 
我认为被明显高估的股票其价格仍有可能长期保持,甚至继续上涨,但那些收益是我挣不到的。我能挣到的收益,只是它在明显被市场高估前的溢价。这种选股的方式的唯一好处是安全,因为我本身就是从股东的角度出发进行投资,所以不怕“炒股炒成股东”。
发表在 Uncategorized | 一条评论

财务计划之年度回顾(1)

一年以前,给自己定了一个财务计划,转眼到了年末(澳洲的财政年度是到6月30号结束)。现在回顾一下一年来计划的执行情况。
 
计划中有2个重点:
1. 控制支出,争取结余35-40K.
2. 稳定投资回报,保证ROE>10%
 
 
目标1,完成得不好,支出大大超出计划。支出主要项目是房租,19K;其次是礼物和补贴支出,全年达到了15K;信用卡支出也如网友所估计的,没有能控制在1K每月的水平,平均花费达到1.5K每月。房租是在计划之内的,但是补贴支出是原来没有计划的。因为岳母生病,所以贡献了一点有限的力量。
 
值得庆幸是,收入略高于预计,结余虽然没有达到预计水平,用原有存款补足后没有影响计划中的投资。
 
目标2,大大超出计划。计划的时候是很保守的,实际的目标是ROE=15%。去年7月投入第一笔资金购买股票的时候,ASX ALL ORDINARY INDEX 是4907,今天收市的时候INDEX是6311。换句话说,澳洲股市在这一段时间整体上升了28.6%。借澳洲股市的东风,我到今天为止的未实现CG=33.76%,如果把这一段时间收到的DIVIDENT, FRANKING CREDIT和已经变现的CG考虑进来,投资的整体回报是41%。因为全部是自有资金投资,所以ROA=ROE=41%。对于这个回报水平,我自己是感到意外的,没有想到首年的回报能这么高。虽然比不上中国股市的回报,但这是我力所能及的最好成绩了。
 
希望明年还能保持一个稳定回报。
发表在 Uncategorized | 9条评论

付出和回报

这一段在整理国内股市的资料。因为国内投资人少有仔细阅读年报的习惯,网上提供的财务报表数据也少。
 
MSN提供的报表数据是连续5年的,而国内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最长就3年。其他的就只能自己通过整理年报来获得数据了。这个是一个极为费时的工作。
 
突然有种感觉,做公司价值分析难的不是理论,而是做好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。有了数据,分析快,但收集数据缺单调乏味,也许这正是很少有人做公司基本面分析的原因吧。
 
刚刚吧深圳的上市公司整理完第一遍,包含连续3年的数据,正在整理上海市场的数据。然后需要将年报数据扩展到7年。
 
慢慢做。
发表在 Uncategorized | 留下评论

股价

上周末参加了AUSTEPS的一个小聚会,听听网友买卖股票的经历和感受,引起了一些反思。
 
有些网友在国内炒股,而且经历很丰富。按他的话说,在国内炒股就是要认清“大势”。只要势不倒,怎么都好赚钱。听到这些,我理解他的逻辑是:只要“势”在,股票价格就会上升,“势”反了,股票就跌价。所以最重要的就是找到那个“势”,并且顺势而为(我想这是做技术分析的基本思路)。他认为中国股市的“势”会持续道2010-2012年,所以现在还是可以顺势而炒的。
 
我想说的是:股票的价格真的可以如此随意的上升而没有风险吗?一个一年盈利1万的企业,卖到50万,我觉得已经是明显高估了,评什么卖道100万甚至更高呢?当公司的业绩不能支撑它的股票价格的时候,超额部分就是泡沫。泡沫的削除只有2种方式:1、价格下跌,回归到正常水平;2、价格不动,通过业绩的持续提升,使得业绩和股价之间达到平衡。前者是“硬着陆”,后者就是“软着陆”。无论是前者或者后者,其平均的投资回报率是基本相同的。
 
当然,他的思路并非如此,他关注的是,我能不能在90万的价格上脱手走掉。这样他就可以获得高过平均水平的回报,因为低回报甚至负回报的阶段是其他人承担了。但相应的问题应该是,怎么知道90万的价格恰好是脱手的好价格。一个运用疯狂规则的游戏者,怎么能如此清醒地逃避规则的惩罚呢?我不知道他怎么能做到,但我做不到,所以我不用这个规则来游戏。
 
另一个需要说明的是,他承认中国股市沉寂了5年,这5年间,他没有赚什么钱。如果他说的是实话。我在2001年购入“上海宝钢”,每股价格是3.70,改制后每股价格稀释到2.40左右,“上海宝钢”在北京时间 2007年4月25日上午10:09 的价格是: 11.60。  价格涨幅是3.8倍,而且我不用担心反“势”的风险,能安心睡觉。
 
 
 
 
 
发表在 Uncategorized | 留下评论

好投资,也需要选结构

最近在思考如何从整体上增加自己的收益,发现好的投资其实并不一定必然带来最大的收益。因为税务的影响实在是很大。
 
用个人的名义投资,当投资物在你手上控制的时间超过12个月,CAPITAL GAIN是有50%的折扣的。所以很多人选择用个人名义投资股票或者房产。仔细想想,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。比如买个房产,40万,8年内翻了一翻。CG可能超过60万。如果是公司名义投资的,那么这个CG的税就是60*30%=18万。对个人而言,应该是60*50%*47.5%=14.25万。因为公司还有相应的开支可以抵扣(即使是和投资没有关系的支出),而个人是没有的,最后公司实际的税务负担可能比个人还低。
 
说到底,就是利用不同的法律实体构建一个投资体系,就可以有效的避免额外的税务负担。
 
TRUST+COMPANY是不错的结构,准备慢慢来构建。
发表在 Uncategorized | 5条评论